身為一個血液裡彷彿流著醬油膏和油蔥酥的吃貨,踩點台灣各個角落的美食地圖是我的終極樂趣。說到新竹,你可能想到科技園區的繁忙,但對我來說,新埔美食才是真正讓我眼睛發亮的寶藏!這個客家小鎮,藏著太多用時間和手藝醞釀的好味道,每次去都像尋寶。今天就來分享我實測多次、真心不騙的10道必吃新埔美食,保證讓你口水直流!
目錄

新埔美食王者:古早味粄條的究極體驗
講到新埔美食,你的腦海裡絕對會跳出「粄條」兩個大字!沒錯,這裡的粄條就是有種魔力,彈牙到讓人上癮。怎麼做到的?讓我來爆料一下!
新埔頂級粄條店家比一比 | 地址 | 必點招牌 | 價格區間 | 我的私心點評 |
---|---|---|---|---|
日光現做粄條 | 新埔鎮中正路776號 | 傳統湯粄條、炒粄條 | NT$70 – NT$150 | 米香超濃!手工現做就是不同,湯頭清甜,油蔥酥是靈魂。假日排到天荒地老也甘願! |
粄條王 | 新埔鎮中正路415號 | 乾粄條(加辣)、薑絲大腸 | NT$80 – NT$250 | 乾粄條拌上特調醬汁和辣渣,香氣逼人!搭配酸香夠味的薑絲大腸,絕配。 |
福星飲食店 | 新埔鎮四座里8鄰29號 | 炒粄條、客家小炒 | NT$100 – NT$350 | 鑊氣十足的炒粄條,配料豐富,口感濕潤不油膩。環境很有古早味氛圍。 |
特色與亮點:
新埔粄條好吃的關鍵,在於堅持手工製作!選用在來米,經過浸泡、磨漿、蒸煮、切條等繁複工序。那Q彈帶點米香的咬勁,是機器做出來的完全無法比擬的。日光的老闆曾跟我炫耀:「我們的米啊,一定要泡足時間,水質也很挑,少一步都不行!」難怪吃起來特別紮實有米香。
推薦理由:
來新埔不吃粄條,就像去臺北沒看到101一樣誇張!它是新埔美食的扛霸子,最能代表這裡的客家風味與職人精神。那滑溜又帶點韌性的口感,配上大骨熬的湯頭或鑊氣十足的炒功,簡單卻讓人回味無窮。上次帶挑嘴的臺北朋友來,他一口湯粄條下肚,眼睛瞪超大說:「靠!這粄條怎麼會『ㄉㄨㄞ ㄉㄨㄞ』的?」笑死我。
搭配建議:
一碗熱呼呼的湯粄條,絕對要加點一份「煙腸」或「水煙腸」(後面會介紹!)鹹香夠味,超搭!吃乾粄條或炒粄條,配一碗「福菜肉片湯」,酸香解膩,完美平衡。敢吃辣的朋友,務必試試店家自製的辣椒醬或辣油,香氣層次瞬間升級!
實用資訊:
這幾家都是在地老字號,建議避開正午用餐巔峰時段,不然很可能要等上半小時起跳。價格實在,百元上下就能吃得很滿足。日光和粄條王都在新埔鬧區,停車稍微麻煩點;福星位置較偏但好停車,環境也更寬敞古樸。

曬出來的黃金:九降風吹撫的新埔柿餅
秋冬季節來新埔,空氣中飄散的甜甜柿香,絕對讓你難忘!新埔美食裡,柿餅可說是「靠天吃飯」的極致代表。
特色與亮點:
新埔得天獨厚,擁有強勁乾燥的「九降風」,加上充足日照,成為製作柿餅的完美環境。看著一顆顆削了皮的柿子,在陽光和風的魔法下,慢慢濃縮轉化成橙紅誘人、覆滿糖霜的柿餅,本身就是一場視覺饗宴。口感軟糯帶點Q,天然的香甜在口中化開,不死甜。我最愛邊緣帶點嚼勁的部分!
推薦理由:
這是季節限定的新埔美食藝術品!親眼目睹曬柿場的壯觀景象(金漢、味衛佳等觀光果園都有),感受傳統農家的智慧與辛勞,吃起來格外有滋味。買回家當伴手禮,長輩們特別喜歡這種天然的古早味。不得不說,有些觀光區賣的柿餅,吃起來就是一股糖精味,新埔的天然柿香一吃就見高下。
搭配建議:
單吃柿餅,配一杯熱茶(無糖烏龍或東方美人茶最對味),就是最經典的客家下午茶。也可以發揮創意,切小塊加入生菜沙拉,增添自然甜味;或是搭配起司,鹹甜交織很特別。冬天煮紅豆湯或桂圓糯米粥時,丟一兩塊柿餅進去,湯頭會多一股深邃的果香,超讚!
實用資訊:
- 金漢柿餅教育農園: 新埔鎮旱坑路一段501號。觀光設施完善,導覽解說詳細,柿餅種類多。柿餅價格約NT$150 – NT$250/盒。
- 味衛佳觀光果園: 新埔鎮旱坑路一段283巷53號。曬柿場景超好拍!柿餅品質也很優。價格區間類似。
- 最佳賞味季節: 每年9月底到隔年1月是產季,尤其10-12月最盛,曬柿場最壯觀。非產季去就買不到新鮮現做的囉!

客家阿嬤的手路菜:經典小吃大集合
除了粄條和柿餅,新埔街頭巷尾還藏著許多讓人心心念念的客家傳統小吃,每一樣都是新埔美食拼圖不可或缺的一角!
-
客家菜包(豬籠粄):
特色與亮點: 胖嘟嘟像縮小版竹籠的超可愛造型!外皮是糯米混和在來米,口感Q軟不黏牙。內餡通常是爆香的蘿蔔絲、絞肉、油蔥酥,鹹香夠味。蒸好時外皮會帶點透明感,上面點個小紅點,古錐又好吃。有些店家會加入一點艾草,變成綠色的草仔粿版本。
推薦理由: 經典的客家米食,飽足感十足。咬下去,外皮的米香和內餡的鹹香完美結合,蘿蔔絲的爽脆是亮點。當點心或正餐都適合。我特別喜歡「錦興行」(新埔鎮中正路419號)的,他們家的蘿蔔絲炒得特別香,豬肉也選得肥瘦適中,一顆NT$35,常常一出爐就被掃光。有次太晚去買不到,超扼腕!
搭配建議: 配一碗熱湯(像餛飩湯或簡單的紫菜蛋花湯)就很滿足。買回家用少許油稍微煎一下,外皮會帶點微脆焦香,又是另一種風味!
-
煙腸(粉腸):
特色與亮點: 別被名字嚇到!這不是真的腸子。它是用地瓜粉、豬肉(通常是後腿肉切丁)、紅麴、香料等灌入腸衣蒸熟製成。切片後呈現超美的粉紅色澤(來自紅麴),口感非常特別— 外層是軟Q的粉皮,裡面是紮實有嚼勁的肉塊,帶著濃郁的黑胡椒香和紅麴的微甜。第一次吃可能會覺得口感奇妙,但絕對會上癮!
推薦理由: 極具新埔在地特色的新埔美食,別的地方很少見,就算有,風味也完全不同。它鹹香夠味,是絕佳的下酒菜或配粄條的小菜。敢嘗試新口感的人絕對要試試看。偷偷說,我覺得「日勝飲食店」(新埔鎮和平街66號)的煙腸黑胡椒味夠香,肉塊比例高,吃起來很爽,一份約NT$100。
搭配建議: 絕對要搭配店家特調的沾醬!通常是醬油膏、蒜泥、香油、甘草粉的組合,鹹甜微辛,完美提味。切片後直接吃,配啤酒或冰涼的酸梅湯超讚。或者夾在粄條裡一起吃,口感層次更豐富。
-
水煙腸:
特色與亮點: 煙腸的清爽版兄弟!同樣以地瓜粉為基底,但不加入豬肉丁,而是混合蝦米、油蔥酥等香料蒸製。成品呈現半透明的白色或淡黃色,口感軟滑Q彈,味道比煙腸更清爽、鮮香。
推薦理由: 比起煙腸的濃郁,水煙腸走的是清雅路線,更能吃出地瓜粉的純粹Q感和蝦米油蔥的香氣。不敢吃煙腸內肉塊口感的人,通常比較能接受水煙腸。也是配粄條的經典小菜。我個人偏愛「粄條王」家的水煙腸(沒錯,他家不只粄條強!),口感特別滑嫩彈牙,一份約NT$80。
搭配建議: 跟煙腸一樣,切片沾醬油膏蒜蓉醬吃最對味。因為口感清爽,也很適合夏天沒胃口時當開胃小點。

餐桌上的魔法師:百搭客家醬料與湯品
客家菜的美味靈魂,常常藏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醬料和費工熬煮的湯品裡。這些也是不能錯過的新埔美食精髓!
-
桔醬:
特色與亮點: 客家餐桌上的黃金!用酸柑桔(類似金桔但更酸香)連皮帶肉切碎,加入糖、鹽、辣椒等熬煮而成。顏色是明亮的金黃或橙黃,質地濃稠,味道鹹、酸、甜、微辛交織,帶著濃郁的柑橘類清香和些微苦甘韻味。這種複雜的風味層次,是化學果醬完全無法模仿的。
推薦理由: 這絕對是新埔美食中的隱藏版MVP!少了它,很多客家菜就少了靈魂。超級解膩提鮮!沾白切肉、燙青菜(尤其是高麗菜、空心菜)、當火鍋沾醬,甚至拿來拌麵、醃肉,都能瞬間點亮味蕾。我試過很多家,最愛「福祥號」的(新埔鎮中正路482號),他們的桔醬柑橘香氣特別清新明亮,不死鹹,辣度溫和,一大罐NT$180左右,每次都帶好幾罐回家。
搭配建議: 萬用沾醬!白斬土雞、三層肉、燙魷魚的絕配。燙一盤高麗菜,淋點豬油或醬油膏,再挖一大匙桔醬拌進去,保證胃口大開。煮客家湯圓(鹹的)時,加一小匙到湯裡,風味會更立體。DIY提示:買回家除了當沾醬,拿來醃雞腿排(雞肉+1大匙桔醬+少許醬油+蒜末醃30分鐘)再煎熟,超級下飯!
-
仙草雞:
特色與亮點: 這絕對是新埔美食中的養生代表!將曬乾的仙草乾(不是市售的仙草凍原料哦)仔細清洗後,與整隻放山雞(或烏骨雞)、紅棗、枸杞、當歸、黃耆等藥材一起長時間燉煮。湯頭呈現深琥珀色,喝起來甘醇濃郁,帶著仙草特有的清香和藥膳的溫潤,完全不苦澀。雞肉燉到軟嫩,精華盡釋湯中。
推薦理由: 天氣轉涼時喝一碗,從胃暖到心!兼具美味與食補功效,滋陰降火又溫潤。常看到在地人帶著鍋子來外帶一整鍋回家全家享用。我特別推薦「日勝飲食店」(沒錯,又是它!不只煙腸厲害),他們的仙草雞湯頭非常清澈甘甜,藥材比例恰到好處,不會搶戲,小份約NT$350就夠2-3人喝。
搭配建議: 本身就是一道滋補湯品,搭配一碗白飯和簡單的炒青菜或豆腐,就是營養均衡的一餐。喝湯、吃肉,記得沾點桔醬!風味更提升。記得湯喝完可以請店家加湯(有些店可以),再加點蔬菜或凍豆腐下去煮,一點也不浪費。

在地食材的驚喜:山野田間的鮮滋味
新埔美食不只經典客家味,善用當地新鮮食材也是特色之一!
-
炒野蓮(水蓮):
特色與亮點: 你可能在熱炒店見過,但新埔一帶是水蓮的重要產地!這種水生植物,口感超級清脆爽口,帶著淡淡的清香。大火快炒是展現它美味的唯一方式。常見搭配薑絲、香菇絲、肉絲,起鍋前嗆點米酒,香氣撲鼻。關鍵在於火候,炒太久就失去那迷人的脆度。
推薦理由: 清脆的口感是最大亮點!清爽解膩,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綠色擔當」。富含纖維質,健康又美味。幾乎每家客家餐廳或小吃店都能點到。我觀察過,在地店家處理水蓮特別細心,會仔細挑洗,吃起來完全沒有土味或老梗。簡單用蒜頭、辣椒快炒就很好吃,一份約NT$150。
搭配建議: 絕對是重口味客家菜(如客家小炒、薑絲大腸)的最佳平衡搭檔。配白飯吃也很清爽。
-
艾草粿(草仔粿):
特色與亮點: 外皮加入新鮮艾草汁(或乾艾草粉)揉製而成,呈現漂亮的深綠色,散發著獨特的艾草清香。內餡有鹹甜之分:鹹的多包蘿蔔絲乾、碎肉末、油蔥;甜的則常見紅豆沙或花生粉糖。「錦興行」除了菜包,艾草粿也很有名,他們強調用新鮮艾草,香氣特別自然。一顆NT$35。
推薦理由: 兼具美味與養生概念的新埔美食。艾草本身具有特殊香氣和保健寓意(傳統認為能袪寒避邪)。Q彈外皮加上滿滿內餡,口感豐富。鹹的風味濃郁,甜的則清香不膩。
搭配建議: 當作點心或飯後甜點都很棒。配茶食用最佳(無糖茶更能凸顯艾草香和餡料滋味)。

甜蜜的收尾:客家點心與飲品
吃飽喝足,總要用點甜滋滋的收尾,才算完美的新埔美食之旅嘛!
-
客家鹹湯圓:
特色與亮點: 跟常見的甜湯圓完全不同!主角是沒有包餡的小顆白湯圓(有時候也會有少數包肉餡的紅白湯圓混合),湯底則是鹹的,通常用爆香的香菇絲、蝦米、肉絲(或五花肉片)、油蔥酥、茼蒿或韭菜、芹菜珠等煮成,滿滿配料,湯頭鮮香濃郁。冬至或過年期間特別常見。
推薦理由: 充滿節慶氛圍和家常溫暖的新埔美食。鹹香的湯頭搭配軟糯的小湯圓,口感對比有趣,吃起來鹹香溫暖不膩口。冬天來一碗,暖心暖胃。平日在新埔一些小吃店也能吃到。「福星飲食店」冬天常有供應,一大碗料多實在,約NT$80。
搭配建議: 本身就是一道主食級的點心或宵夜。可以灑點白胡椒粉增添風味。DIY提示:其實不難做!爆香香菇蝦米肉絲,加水煮滾,放入小湯圓煮到浮起,最後加入青菜(茼蒿最對味)和調味料(鹽、白胡椒粉、一點點醬油或油蔥酥)即可。
-
芋頭糕/蘿蔔糕:
特色與亮點: 客家米食的經典款。真材實料是關鍵!芋頭糕吃得到大塊鬆軟的芋頭角;蘿蔔糕則充滿蘿蔔絲的清甜。通常煎得「赤赤」(外表焦香),內裡軟嫩。醬油膏和甜辣醬是標配。街邊攤或市場常有好貨。「新埔市場」早上有幾攤賣的,用料實在價格便宜(一塊約NT$40)。
推薦理由: 早餐或點心的好選擇。煎過的焦香氣讓人無法抗拒,真材實料的內餡吃起來滿足感爆棚。淋上醬油膏,簡單卻美味。
搭配建議: 配上一杯豆漿或米漿當早餐。下午茶時段,煎幾片蘿蔔糕配茶也很棒。
-
仙草凍/芋圓仙草冰:
特色與亮點: 新埔也產仙草,夏天當然要來碗沁涼的仙草冰!純手工熬煮的仙草凍,顏色深褐近黑,口感滑嫩帶點彈性,天然仙草香濃郁,跟市售用粉調的完全不同。常搭配店家自製的軟Q芋圓、地瓜圓、珍珠、紅豆、綠豆、芋泥等,淋上奶油球或糖水。「阿源伯燒仙草/嫩仙草」(新埔鎮中正路附近)是許多在地人的愛店,仙草凍口感超讚。
推薦理由: 炎炎夏日消暑聖品!天然仙草香的嫩仙草凍,搭配豐富配料,口感多層次,甜而不膩。吃飽鹹食後的最佳句點。一大碗約NT$60-NT$80,CP值高。
搭配建議: 點綜合冰什麼料都吃得到。喜歡奶香可以加奶油球。冬天則可以試試熱呼呼的燒仙草。

新埔美食 Q&A:懶人包一次解惑
問: 什麼季節去新埔吃美食最適合?
答: 其實四季都行!但秋冬(9月到隔年1月)是「柿餅」的產季,可以看到壯觀的曬柿場景並買到最新鮮的柿餅。「仙草雞」這種溫補湯品也是天冷時喝起來更過癮。夏天的話,當然就是吃「仙草冰」消暑啦!至於「粄條」、「客家菜包」、「煙腸」這些經典小吃,一年365天都吃得到,不用擔心撲空。
問: 新埔一日遊怎麼安排「吃」的路線最順?
答: 我的完美路線是這樣:早上抵達,先去「日光現做粄條」或「粄條王」吃碗道地粄條當早餐(記得點煙腸或水煙腸配)。吃完逛逛新埔老街(和平街、中正路一帶),順便買「錦興行」的客家菜包或艾草粿當點心(常常要排隊)。接近中午,如果喜歡老店氛圍,可以去「福星飲食店」吃炒粄條和客家菜。下午,開車前往「金漢柿餅教育農園」或「味衛佳觀光果園」看曬柿餅、拍照、買柿餅(只限產季)。離開前,記得去「福祥號」買幾罐超百搭的桔醬當伴手禮。夏天別忘了去「阿源伯」吃碗透心涼的仙草冰再走!這樣吃一圈,經典新埔美食大致收齊。
問: 除了現吃,有哪些推薦的「新埔美食」伴手禮可以帶回家?
答: 首推「柿餅」!季節限定,天然健康又具代表性。「桔醬」絕對是第一名!福祥號的桔醬沾什麼都好吃,送人自用兩相宜。喜歡傳統米食的,「客家菜包」或「艾草粿」當天帶回家蒸一下就能吃,風味也不錯(保存期限不長,約2-3天)。「芋頭糕/蘿蔔糕」市場買的回家煎一下,方便美味。如果喜歡仙草,「仙草乾」或現成的「仙草茶包」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回家自己煮仙草茶或仙草雞湯。別小看這些東西,每次帶桔醬回台北分送朋友,都被搶光,還有人指定回購呢!
講了這麼多,我的肚子又咕咕叫了。說真的,新埔美食的魅力就在於那份真實的手作溫度和客家料理的濃厚人情味。它不是那種華麗精緻的菜系,卻樸實得讓人感動,吃得出食材的本味和製作者的用心。下次別再只把新竹當作路過的城市了,專程來新埔吃一趟,絕對讓你對客家美食的深度大大改觀! 我敢打賭,吃過那Q彈的粄條、沾過那鹹酸甜的桔醬,你會跟我一樣,把新埔列入你的美食地圖必訪清單。出發吧,美食獵人們!新埔等著餵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