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血液裡流著醬油膏、聞到炭火香就自動導航的資深吃貨,坦白說,以前真的沒想過「素食燒烤」能玩出這麼多花樣!還記得第一次被朋友半哄半騙帶去純素燒烤店,心裡OS滿滿都是:「蛤?蔬菜玉米筍烤一烤就叫燒烤喔?」結果第一口刷上獨門醬汁的烤杏鮑菇入口,那多汁彈牙的驚艷感,瞬間打臉我狹隘的想像。原來少了肉,炭火依然能賦予蔬食難以抗拒的靈魂!從此一腳踏入素食燒烤的美味深淵,越鑽研越發現,這裡頭學問可大了,從挑食材、備醬料到掌控火候,每個環節都藏著讓蔬食華麗變身的魔法。今天就讓我這個踩過雷也挖到寶的貪吃鬼,把壓箱底的經驗通通倒出來,帶你解鎖素食燒烤的終極樂趣!
目錄
燒烤前哨戰:食材嚴選是美味基石
相信我,素食燒烤要烤得好,食材新鮮度是命脈!別以為隨便抓把青菜就能上烤架,挑對主角是成功的一半。每週五下班後衝濱江市場,成了我的固定行程,那兒的阿桑們都知道我專挑燒烤貨色:
- 菇菇聯盟絕對是王者: 肥大厚實的杏鮑菇(切厚片或劃花刀超讚)、香氣濃郁的鮮香菇(去梗傘面朝下烤)、口感爽脆的雪白菇、鴻喜菇(整株烤超方便),還有高級一點的舞茸、珊瑚菇,隨便烤都鮮美多汁。我最愛看杏鮑菇在烤網上慢慢收縮,滲出汁水的樣子,超療癒!
- 根莖類是耐烤擔當: 帶皮玉米筍(烤到微焦最甜)、地瓜片(烤到邊緣焦糖化超好吃)、芋頭角(粉糯口感一級棒)、馬鈴薯(薄片或小顆奶油馬鈴薯都適合)。有次挑戰烤整條小玉米筍,失敗率超高,不是沒熟就是烤焦,後來學乖了,對半切才容易掌控。
- 豆腐豆包百變天后: 板豆腐切厚塊(先煎過或直接烤到金黃)、豆干(選厚實的,滷過更入味)、豆包(展開來烤得酥酥脆脆,包泡菜絕配)、凍豆腐(吸飽醬汁超犯規)。
- 時蔬海選看季節: 蘆筍(選粗的)、青椒甜椒(烤到皮微皺帶點焦斑)、櫛瓜(厚切不易散)、皎白筍(帶殼烤保留鮮甜)、秋葵(烤過黏滑感降低)。四季豆也不錯,但真的很容易掉進炭火裡救不回來(我的慘痛教訓)。
- 創意新歡不能少: 水果烤過很驚艷!鳳梨片(烤熱後甜度爆表)、香蕉(帶皮烤像在吃甜點)。還有素肉排、素香腸這些加工品(挑大品牌品質較穩),雖然我不太常吃,但偶爾換口味或人多時應急很方便。老實說,有些便宜的素料烤起來粉粉的,口感很詭異,踩過幾次雷後,現在都乖乖買貴一點的牌子。
食材處理小學堂
食材買回家還沒完,前置處理是美味關鍵!分享幾個我屢試不爽的秘訣:
- 脫水大作戰: 菇類、豆腐這類含水量高的,烤前一定要想辦法脫水!菇類用廚房紙巾輕輕按壓吸掉表面水分。板豆腐最搞剛,得用重物(我用砧板壓上鍋子)壓個30分鐘逼出水分,烤起來才不會水垮垮又容易黏網。懶人法?買超市已炸好的豆包豆輪最省事。
- 尺寸形狀是學問: 太大塊難熟透,太小塊又容易烤焦掉網。我的黃金準則是:切成「一口大小,但帶點厚度」。像杏鮑菇切1.5公分厚片,櫛瓜切1公分厚,地瓜馬鈴薯這種難熟的,切薄片(0.3-0.5公分)或小塊狀。形狀盡量一致,烤起來時間才好抓。
- 醃漬入味耍心機: 醬油、味醂、蒜末、一點糖是基本款。想吃南洋風?加椰奶和咖哩粉。台式三杯路線?麻油、薑、九層塔不能少。韓式辣醬也很百搭。豆腐、豆包、根莖類最需要醃,至少泡澡30分鐘。蔬菜類我傾向烤前簡單刷油鹽,或烤好再沾醬,保留原味。記得醃料別太濕,不然烤時容易燒焦。有次失手把豆腐泡在過稀的醬汁裡,結果烤網黑得一塌糊塗,清到懷疑人生。
醬料研究室:素食燒烤的靈魂所在
講到素食燒烤,醬料絕對是讓平凡蔬菜飛上天的魔杖!少了油脂豐潤的肉汁,全靠醬料畫龍點睛。坊間現成燒烤醬大多偏甜或死鹹,自己做其實超簡單,成分看得見更安心。這幾款是我的壓箱寶,實驗多次的黃金比例:
經典百搭照燒風
- 材料: 醬油3大匙、味醂2大匙、米酒1大匙、糖或蜂蜜1大匙(嗜甜可加到1.5)、水2大匙、蒜末1小匙、薑末1小匙(可省略)。
- 做法: 所有材料小鍋煮滾,轉小火煮個3-5分鐘稍微濃稠即可。冷卻後使用。
- 特色: 鹹甜平衡,帶點日式風情。適合刷在所有菇類、豆腐、豆包上,烤到醬汁微焦時香氣最迷人。我喜歡再加一小匙白芝麻增添口感。
- 批註: 素食者注意選用純米釀造的味醂(不含酒精或鰹魚萃取)。
濃郁系花生芝麻醬
- 材料: 無糖花生醬2大匙、白芝麻醬1大匙、醬油1.5大匙、烏醋或檸檬汁1小匙、糖1小匙、蒜末1小瓣、溫開水3-4大匙(調整濃稠度)。
- 做法: 除了溫水,所有材料先拌勻,再慢慢加入溫水調到喜歡的濃稠度(像優格狀)。
- 特色: 香濃滑順,帶點微酸很解膩。特別適合沾烤過的玉米筍、皎白筍、青椒或裹在豆包裡一起吃。我還會偷偷加一點點辣椒粉提味。
- 批註: 選花生醬、芝麻醬時務必看成分,確認無添加動物性成分或奶粉。
泰式酸辣小清新
- 材料: 魚露(素食者改用醬油或素食魚露)1大匙、檸檬汁2大匙、糖1大匙、辣椒末(依喜好)、蒜末1小匙、香菜梗末1小匙(可省略)、冷開水1大匙。
- 做法: 所有材料攪勻即可。現做現吃風味最佳。
- 特色: 酸辣開胃,非常清爽!最適合搭配烤過的鳳梨、小黃瓜、蘆筍等清爽系蔬菜,夏天吃這個超對味。我習慣做好放冰箱冰鎮一下,沾起來更過癮。
- 批註: 正宗泰式醬用魚露,素食者可用「香菇素蠔油+少許鹽」或市售素食魚露替代。
醬料搭配就像玩遊戲,沒有標準答案!提供我的私房組合建議:
燒烤食材類型 | 最佳醬料伴侶 | 額外加分Tips |
---|---|---|
菇類 (杏鮑菇、香菇) | 經典照燒醬 | 烤到邊緣微焦時刷醬,香氣翻倍! |
豆腐、豆包、素料 | 濃郁花生芝麻醬 | 烤脆表皮後再沾醬,口感層次更豐富 |
根莖類 (地瓜、芋頭、玉米筍) | 經典照燒醬 或 原味鹽烤 | 保留食材本身甜味就很讚 |
多汁蔬菜 (櫛瓜、皎白筍) | 泰式酸辣醬 或 薄鹽檸檬胡椒 | 清爽醬料凸顯蔬菜清甜 |
水果類 (鳳梨、香蕉) | 少量肉桂糖粉 或 椰奶醬 (非必加) | 熱帶風情十足! |
準備醬料時,分裝小碟是必備!每人發一組,愛沾哪種就沾哪種,衛生又方便互動。我還會準備檸檬角、七味粉、烤過的芝麻粒、切碎的花生,讓大家隨興撒,創造專屬風味。
炭火上的實戰技巧:烤出完美素食不NG
食材醬料都備齊,重頭戲上場!掌握火候技巧,才能讓素食燒烤不乾不焦,美味升級。分享幾個血淚換來的經驗:
- 烤網乾淨是基本禮貌: 烤前烤網一定要刷乾淨!殘渣沒清掉,食材一放上去就黏得亂七八糟,翻面像在搏鬥。我會用洋蔥切半,趁烤網熱時用力擦,天然去污又除異味,比鐵刷環保多了(而且不用擔心刷子細絲卡網上)。
- 火力分區超重要: 炭火佈局不能馬虎。我會把燒紅的炭堆在一側(高溫區),另一側少放點炭或鋪一層鋁箔紙(中低溫區)。像地瓜、馬鈴薯這種需要時間的咖,就放低溫區慢慢烤;易熟的櫛瓜、豆包放高溫區快速上色。別一股腦兒把食材全堆上去,下場就是顧此失彼,手忙腳亂救火。
- 刷油時機是藝術: 蔬菜本身油分少,直接烤超級黏網!我的做法是:
- 食材上烤網「前」,先薄薄刷一層油(耐高溫的植物油如葡萄籽油、玄米油)。
- 烤到一面微焦、可以輕鬆翻動時,翻面後再刷一次油。
- 刷醬要在快烤好前(最後1~2分鐘),醬料含糖,太早刷超級容易燒焦變黑炭(我的櫛瓜屍體可以作證)。
- 翻面時機看感覺: 別手癢一直翻!食材需要時間接觸熱源才能產生梅納反應(就是那個香噴噴的焦化反應)。通常看到邊緣收縮、底部出現烤紋、能輕鬆推動時再翻面就好。豆腐、豆製品尤其需要耐心。
- 善用烤具小幫手: 錫箔盒、烤盤紙真是偉大發明!容易散掉或小塊的食材(如菇類、切小塊的蔬菜),放進錫箔盒裡加點油鹽蒜末拌炒,像在烤盤上炒菜一樣方便,還能鎖住湯汁。烤玉米筍、皎白筍這種帶殼的,我會整根包錫箔紙丟進炭堆邊烤,熟透再剝開,原汁原味超鮮甜!
烤過頭急救站
就算老手也會失手!不小心烤焦了怎麼辦?
- 輕微焦斑: 用食物剪刀把焦黑部分剪掉就好,裡面通常還能吃。記得下次火小點或離遠點。
- 整塊變黑炭: 節哀順變,直接放棄…為了健康別硬吃。檢討原因:是火太大?刷醬太早?還是忘了翻面?
- 外面焦了裡面沒熟(尤其根莖類): 救星就是「錫箔紙包起來」!把半生不熟的傢伙們用錫箔紙包緊,放回烤網邊緣(較低溫處)或移到烤爐沒火的餘溫區,利用蒸氣悶熟它。這招救回無數顆地瓜馬鈴薯。
全台嚴選:10家必訪素食燒烤名店地圖
吃遍北中南,口袋名單當然要分享!嚴格篩選,從環境、食材、調味到獨特性,精挑細選這10家值得專程拜訪的素食燒烤好店,各有千秋:
地址: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303巷7弄7號
營業時間: 週一~週日 11:30-14:30, 17:30-21:30
價格區間: 單點約$180-$480,也有套餐可選($800-$1500/人)
必點菜單:
- 烤椒鹽杏鮑菇: 厚切烤得恰到好處,外微焦內多汁,簡單椒鹽提味就超鮮美。
- 三杯猴頭菇串: 入味十分,九層塔香氣足,猴頭菇特有口感像在吃肉,功夫了得。
- 香烤芋頭糕: 外皮烤得酥脆,內裡綿密,沾點特製腐乳醬,懷舊好滋味。
個人評價: 米其林必比登加持果然不是隨便來的!環境優雅舒適,服務細緻(換盤勤快),食材品質極佳,調味精準不膩口。雖然價位偏高,但很適合帶長輩聚餐或特別節日慶祝。要訂位!常客滿。個人覺得他們的燒烤類比熱炒類更出色。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07巷16號
營業時間: 週一~週日 11:30-14:00, 17:30-21:00(週六日中間不休息)
價格區間: 單點$120-$320,串燒組合$280-$450
必點菜單:
- 鹽烤松阪豆腐: 視覺效果滿分!整塊板豆腐烤成金黃色,外表微脆,內部嫩如松阪豬肉,灑點薄鹽綴蔥花就無敵。
- 味噌豆乳烤蔬菜拼盤: 季節時蔬搭配自製豆乳味噌醬,鹹香帶豆香,層次豐富。
- 炭烤豆包海苔捲: 酥脆豆包捲著海苔,刷上薄醬,簡單卻讓人停不下口的小點。
個人評價: 日式禪風空間很舒服,主打自家製豆製品,新鮮度沒話說。燒烤品項雖不是最多,但樣樣精緻有特色,尤其豆製品相關的燒烤是強項。價格合理,用餐氛圍輕鬆,一個人來吃也不尷尬。喜歡他們的食材原味呈現。
地址: 台中市西屯區市政路480號B1(禮客OUTLET內)
營業時間: 週一~週日 11:00-21:30
價格區間: 單點$150-$380,多人分享餐很划算($1200起/2-3人)
必點菜單:
- 酥烤腐皮捲(泰式酸辣): 腐皮捲得酥鬆,內餡豐富,沾附的泰式醬汁酸甜微辣,超級開胃!
- 起司番茄烤櫛瓜串: 櫛瓜烤得保有水份,夾入小番茄與濃郁起司(奶素),一口爆漿很過癮。
- 塔香杏鮑菇串: 三杯風味醬汁燒烤,九層塔香氣十足,菇體厚實Q彈。
個人評價: 裝潢是美式工業風,年輕有活力。餐點創意十足,融合多國風味,燒烤類選擇多且調味大膽(但不會過重)。服務親切,價格中等,份量足,適合朋友熱鬧聚餐。唯獨地點在百貨美食街樓層,尖峰時刻比較吵雜。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28號2樓
營業時間: 週一~週日 11:30-14:30, 17:30-21:30
價格區間: 港點$98-$168,燒烤類$180-$350,精緻套餐$800-$1200/人
必點菜單(燒烤類):
- 蜜汁叉燒酥(烤): 雖然是酥點,但烤功了得!酥皮層次分明,內餡素叉燒香甜不膩,必點。
- 孜然烤素串: 香料運用得宜,孜然香氣濃而不嗆,帶點微辣,很有新疆燒烤風情。
- 椒鹽金磚(烤豆腐): 雞蛋豆腐切方塊烤至表面金黃酥脆,灑上椒鹽,外酥內嫩燙口。
個人評價: 知名蔬食港點餐廳,燒烤類是隱藏版亮點!精緻度與口味都在水準之上,尤其「蜜汁叉燒酥」的烤功真的厲害。環境舒適,服務到位。價格中上,但品質穩定。適合喜歡精緻路線、同時想品嚐港點與燒烤的朋友。建議點套餐比較省事。
地址: 嘉義市東區公明路291號
營業時間: 週二~週日 17:00-23:00(週一公休)
價格區間: 串燒$35-$120,其他單點$80-$250
必點菜單:
- 招牌甕烤地瓜: 整條地瓜用龍眼木炭慢火甕烤,甜度濃縮,綿密鬆軟到不行!撥開香氣撲鼻。
- 龍眼木炭烤豆包: 簡單豆包,龍眼木炭香完全滲入,口感酥中帶嫩,刷薄醬就超好吃。
- 烤手工麵輪(麵筋): 自製麵輪烤過後外層微脆內部Q軟吸汁,獨特口感。
個人評價: 隱身巷弄的在地人才知道老店!最大特色就是使用龍眼木炭,烤出來的食材帶有一股獨特溫潤香氣,難以模仿。口味樸實但真材實料,價格非常親民(串燒$35起!)。環境真的很「古早味」(就是比較簡陋),但這才是道地台味啊!推薦給追求炭火原味、不重花俏的朋友。地瓜絕對必點。現烤需等待。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00號13樓(明曜百貨)
營業時間: 午餐 11:30-14:00 / 下午茶 14:30-16:30 / 晚餐 17:30-21:30
價格區間: 午餐$698 / 下午茶$538 / 晚餐$798 / 假日全時段$898(需另加10%)
必點菜單(燒烤區):
- 現烤蔬菜串(櫛瓜、彩椒、香菇等): 師傅現烤,食材新鮮看得見,火候掌握不錯,簡單鹽烤或可選醬汁。
- 爐烤時蔬(整顆烤蔬菜如花椰菜、玉米筍): 大塊蔬菜烤出焦香,保有水份。
- 烤Pizza(不定期口味): 窯烤薄皮Pizza,蔬食口味常有驚喜。
個人評價: 大型蔬食Buffet,最大優勢就是「種類爆多」!燒烤區是亮點之一,食材品質新鮮穩定(畢竟是饗賓集團),補充速度快。能一次吃到各種烤蔬菜、菇類、甚至烤水果(鳳梨)。適合大食量、想一次嚐遍多元料理的朋友。但Buffet形式,燒烤精緻度和醬料變化就無法跟單點專門店比。人非常多,務必訂位。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283號2樓
營業時間: 週一~週日 11:30-14:30, 17:30-21:00
價格區間: 烏龍麵$180-$280,冷麵$220-$280,燒烤單品$80-$180
必點菜單(燒烤類):
- 醬烤糯米椒: 選用肉厚的糯米椒,烤得柔軟入味,醬香鹹甜,完全不死鹹,無敵下飯(或配麵)!
- 鹽烤杏鮑菇: 厚切,單純鹽烤帶出菇類鮮甜,口感飽滿多汁。
- 烤飯糰(醬油/味噌): 外層烤得香脆,內裡溫熱軟Q,經典日式風味。
個人評價: 雖然以手打烏龍麵聞名,但他們的日式燒烤小品超級出色!環境是舒適的日式風格。燒烤類選擇不多,但每樣都做得細緻不馬虎,調味精準,火候恰到好處,完全是職人等級。價格合理,非常適合點碗麵搭配幾樣燒烤小菜,就是滿足的一餐。糯米椒必點!用餐時間常要排隊。
地址: 高雄市左營區明誠二路332號
營業時間: 週一~週日 11:30-14:30, 17:30-21:30
價格區間: 套餐$580-$880 / 人(含前菜、湯、主菜、燒烤配菜、甜點、飲料)
必點菜單(套餐內燒烤元素):
- 套餐主菜之「陶板猴頭菇」: 猴頭菇先滷再烤(煎),醬香濃郁,口感厚實有嚼勁,吃葷的朋友也稱讚。
- 季節烤時蔬: 隨套餐附上,簡單鹽烤或刷薄醬,吃得出食材新鮮原味。
- 烤芝麻豆腐(有時為前菜): 自製芝麻豆腐烤過,外香內嫩,芝麻味濃。
個人評價: 走高級精緻套餐路線。燒烤並非主打,而是融入在主菜或配菜中(如烤猴頭菇主菜、隨附的烤時蔬)。環境典雅舒適,服務周到,食材講究,調味走養生清爽風格(相對不重鹹)。適合商務聚餐、家庭長輩聚餐或想安靜享用精緻蔬食的場合。想吃純燒烤吃到爽就不適合這裡。
地址: 台南市東區東門路二段365巷1號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 11:30-14:30, 17:30-21:00 / 週六日 11:30-21:00(中間不休息)
價格區間: 單點$150-$350,串燒拼盤$280-$450
必點菜單:
- 沙嗲素肉串拼盤: 靈魂在於道地沙嗲醬!花生香氣濃郁帶點微辣,沾著烤得噴香的素肉串(通常用豆輪或猴頭菇),非常南洋風。
- 香烤斑蘭葉包菇: 綜合菇類用斑蘭葉包裹燒烤,打開瞬間清香撲鼻,菇類吸附了葉子香氣。
- 烤摩摩喳喳(甜點): 椰奶西米露加上烤過的香蕉、鳳梨丁,熱帶風情甜點收尾。
個人評價: 南洋風情濃厚的蔬食餐廳,裝潢色彩繽紛。燒烤類主打東南亞特色,尤其沙嗲醬非常地道夠味(喜歡重口味會愛),很有特色!價格中等,份量足。氣氛輕鬆熱鬧,適合朋友聚餐。想吃台式或日式燒烤風味的就不適合。
地址: 桃園市桃園區三民路三段284號
營業時間: 週一~週日 11:30-14:00, 17:30-21:00(假日中間不休息)
價格區間: 單點$160-$380,「串串香」烤物拼盤$420起
必點菜單:
- 孜然烤若排(素羊肉串): 使用大豆纖維仿羊肉串,撒上大量孜然粉辣椒粉,香氣濃郁,口感有嚼勁,吃起來很過癮。
- 醬烤百頁豆腐串: 百頁豆腐烤得膨膨的外酥內軟,刷上鹹甜醬汁,經典不敗。
- 「串串香」綜合拼盤: 適合選擇障礙者!包含香菇串、豆干串、甜不辣串、素丸子串等,一次滿足。
個人評價: 主打創意中式熱炒與特色烤物。燒烤品項豐富,調味較重(偏台式熱炒風),適合喜歡重口味、三五好友喝點小飲料配烤串的場合。環境乾淨明亮,服務尚可。價格中等。他們的烤物在素食中算比較「接近葷食燒烤感覺」的類型,適合帶剛接觸素食的朋友嘗試。
素食燒烤達人Q&A
Q:在家烤素食最容易烤焦的食材是什麼?如何避免?
A:最容易陣亡的通常是 塗了醬汁的根莖類(如地瓜片、芋頭角) 和 薄切的蔬菜(如絲瓜片、切太薄的櫛瓜)。醬汁裡的糖分高溫易焦,薄片則是不耐久烤。解法:(1) 根莖類先蒸/微波半熟再烤,且醬汁最後1-2分鐘再刷。(2) 蔬菜切厚一點(至少1公分)。(3) 善用中低溫區慢烤。(4) 勤翻面(但等烤紋出現再翻)。
Q:純素者(Vegan)選購市售燒烤醬要注意什麼?
A:要睜大眼睛看成分表!避開 蜂蜜、奶製品(奶油、乳清粉)、蛋製品、動物性高湯粉、鰹魚萃取物。留意「味醂」有些品牌含酒精或鰹魚,確認是「本味醂」(純米釀造)或標示Vegan者較安全。最保險就是挑選標示「全素」且信譽良好的品牌,或乾脆自己動手做(參考前面的黃金比例)。
Q:素食燒烤聽起來很健康,熱量真的比較低嗎?
A:不全然!健康與否看 烹調方式和食材選擇。素食燒烤食材本身熱量通常較低(蔬菜、菇類)。但 陷阱 在於:(1) 刷太多油(熱量飆升)。(2) 醬料含糖量高(照燒、沙嗲醬)。(3) 加工素料(素肉排、素香腸)含油鹽澱粉較多。(4) 烤焦物質(不健康)。想吃得健康:多選原型食物、適量用油、自製低糖醬料、避免烤焦、加工品適量攝取。別被「素食」二字迷惑!
炭火滋滋作響,烤網上的菇類漸漸染上誘人焦糖色,那瞬間的香氣總能勾起最單純的食慾。素食燒烤的樂趣,在於解鎖蔬菜的無限潛能——櫛瓜能烤出飽滿肉感,杏鮑菇咬下竟迸發肉汁般的鮮甜。當你看見挑剔的肉食朋友盯著你手中烤得完美的豆包串,忍不住問「這…真的是素的?」那一刻,就是素食燒烤最迷人的勝利。下次生起火,別再讓蔬菜當烤肉時的配角。勇敢把整顆香菇、厚切地瓜、裹滿醬汁的豆干放上烤網中央吧,你會發現,炭火從不偏心,它只對認真的美味給予最熱烈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