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經過永康街那間小小的、總是飄出誘人奶油香的店,櫥窗裡那個點綴著新鮮草莓、奶油花擠得超可愛的海綿蛋糕,讓我徹底投降了。店名叫「甜心角落」,但客人都私下暱稱老闆娘是「蛋糕妹妹」。她看起來年紀不大,但手藝真的沒話說,笑容甜得跟她的蛋糕一樣。就是那天,我決定,我也要做出讓人吃了會微笑的蛋糕!不能總是靠著蛋糕妹妹的手藝解饞啊!這股衝勁,把我這個廚房新手推進了烘焙的深坑… 搞不好是甜蜜的無底洞?
開始學做蛋糕,才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第一次打發蛋白?打到手快斷了還是一灘汪汪水;第一次烤戚風?中間塌陷得比我上個月投資的股票還慘烈(唉,別提了)。但我就是不服輸,看了超多影片、翻爛了幾本食譜書,甚至鼓起勇氣去請教了蛋糕妹妹本人幾招(她人真的超nice,雖然講話有點小聲)。慢慢地,好像抓到一點感覺了?那種打開烤箱門,看到蛋糕完美膨起來、散發著金黃光澤的感動… 真的,比什麼都爽!今天就來聊聊我這個烘焙苦手(自稱啦)跌跌撞撞學來的經驗,特別是我最愛的幾款入門蛋糕,就用「蛋糕妹妹」啟發我的精神來分享吧!
目錄
(一) 食譜篇:找到你的甜蜜起點
找食譜?網路上一大堆啦!但一開始真的眼花撩亂,什麼「零失敗」、「新手必學」,結果照做還是失敗… 後來才懂,食譜也要挑對「老師」。那種寫得超複雜、材料列一堆稀奇古怪品項的,新手真的會被嚇跑。我現在比較喜歡找那種步驟寫得清楚、有附上詳細圖片或影片、而且下面留言很多人成功的那種。蛋糕妹妹當初給我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從經典的開始,把基礎練好。」她說得對極了。
像這三個,我覺得是最友善的入門款:
- 經典香草海綿蛋糕: 這簡直是蛋糕界的白T恤!百搭、簡單、不容易出大錯。口感鬆軟香甜,單吃就很棒,搭配鮮奶油和水果更是絕配。重點是,學會這個,很多變化款就有了基礎。蛋糕妹妹的店裡,這款是永遠的銷售常勝軍。
- 濕潤香蕉蛋糕(香蕉磅蛋糕): 家裡香蕉放到發黑又捨不得丟?就是它登場的時候了!這個蛋糕成功率超高,香蕉本身的甜度和濕潤感讓蛋糕怎麼烤都不太會乾柴(除非你烤到變木炭),而且材料超家常。我覺得它吃起來有種樸實的溫暖感,當下午茶或早餐都很棒。做法簡單到讓人懷疑:「這樣就好了?」對,就是這麼簡單!
- 檸檬瑪德蓮(貝殼小蛋糕): 別被它法式甜點的名字嚇到!其實做法比你想像中簡單多啦。烤出來外殼微微脆,裡面濕潤綿密,帶著清新的檸檬香。最棒的是單顆份量小,烤一盤可以分好幾天吃(雖然通常忍不住當天就嗑光),也不用煩惱分切。重點是那個可愛的貝殼造型,送人自用兩相宜,成就感爆棚!每次烤這個,我都會想起第一次在蛋糕妹妹店裡吃到時驚艷的感覺。
當然啦,食譜百百種,每個老師的習慣也不同。有些強調要過篩粉類三次,有些說一次就好;有些堅持分蛋打法,有些全蛋也能做。我的經驗是… 先找一個評價好、你看得順眼的食譜,嚴格跟著做一次。成功了,再來研究為什麼這個老師說要這樣、那個老師說要那樣。一開始貪心想東改西改,通常只會換來悲劇收場(血淚教訓)。當你掌握基礎後,就可以開始玩變化了。例如海綿蛋糕加點可可粉變巧克力風味;香蕉蛋糕拌入核桃或巧克力豆增加口感;瑪德蓮換成柳橙皮或抹茶粉… 樂趣無窮!蛋糕妹妹也常在她的粉絲團分享簡單的變化技巧,每次看都覺得有新靈感。
(二) 食材篇:魔鬼藏在細節裡,挑對是關鍵!
以前覺得,做蛋糕嘛,麵粉、糖、蛋、油、牛奶,買齊了不就好了?大錯特錯!烘焙真的是「魔鬼藏在細節裡」,尤其是食材的選擇,差一點點,結果可能差很多。這是我繳了不少「學費」(難吃的蛋糕)才領悟到的道理。蛋糕妹妹跟我強調過好幾次:「好食材是美味蛋糕的靈魂。」真的,騙不了人的。
- 麵粉: 這個超級重要!別傻傻地拿做水餃皮的中筋麵粉來做蛋糕!做海綿蛋糕、戚風這種講求輕盈口感的,一定要用「低筋麵粉」,蛋白質含量低,筋性弱,蛋糕才不會硬邦邦像發糕。至於磅蛋糕、布朗尼這類紮實的,可以用中筋甚至高筋(看配方)。記得買小包裝,開封後密封好放冷藏或冷凍,避免受潮或長蟲(超可怕經驗!)。烘焙行或超市都有專門的蛋糕用低筋麵粉,認明包裝標示就對了。
- 糖: 不只是甜味來源!糖在烘焙中的作用超乎你想像:幫助打發、保持濕潤、增添色澤、防腐… 種類也很多。「細砂糖」是蛋糕最常用的,容易溶解,不會有明顯顆粒感。「糖粉」常用在糖霜或裝飾上。想風味特別點,可以用「二砂糖」或「黑糖」做香蕉蛋糕或黑糖糕,香氣更迷人。蛋糕妹妹還偷偷告訴我,她店裡的焦糖風味蛋糕,用的是自己熬的焦糖醬,風味層次就是不一樣(不過這有點進階了)。
- 雞蛋: 雞蛋的「新鮮度」直接影響打發效果。新鮮雞蛋的蛋白濃稠,打發後泡泡細緻穩定,撐得起蛋糕體。不新鮮的蛋白水水的,怎麼打都軟趴趴,蛋糕當然就塌給你看。買蛋時注意日期,冷藏保存。用量大的話(像做天使蛋糕),可以考慮買液態蛋白,方便又衛生。蛋的大小也要注意!食譜通常標示「大顆雞蛋」或重量(約55-60克/顆),大小差太多會影響配方平衡。我都選洗選蛋,比較安心。
- 油脂: 奶油?植物油?沙拉油?無鹽奶油?選擇障礙發作!無鹽奶油是製作磅蛋糕、餅乾的靈魂,香氣無可取代。使用前要「軟化」到手指可以輕易按壓的程度(不是融化喔!)。融化的奶油做出來的口感會不同。植物油(像葵花油、芥花油等無特殊氣味的)則常用在戚風蛋糕或海綿蛋糕,讓組織更濕潤。記得選味道清淡的油,不然蛋糕會有股油味,很怪。蛋糕妹妹做她的招牌戚風,只用特定品牌的高品質植物油,她說差一點口感就不夠輕盈。
- 牛奶/鮮奶油: 牛奶增加水分和風味。其實用全脂鮮奶效果最好,香濃。鮮奶油則用來製作裝飾或慕斯等。鮮奶油學問也很大!要打發裝飾,一定要買「動物性」鮮奶油,而且脂肪含量至少32%以上(35%更好打)。植物性鮮奶油(就是那種罐裝擠出來的花)雖然耐放好打,但口感假假的,香精味重,我不愛。動物性鮮奶油務必冷藏,打發前連鋼盆、打蛋器頭最好都冰一下,比較容易成功。蛋糕妹妹堅持只用高品質的動物性鮮奶油,那種入口即化的乳香,真的無法比擬。
- 膨脹劑: 泡打粉 (Baking Powder)、小蘇打粉 (Baking Soda) 是蛋糕蓬鬆的秘密武器(除了靠打發)。注意看食譜用哪種、用多少。放太少可能發不起來,放太多會有可怕的鹼味!而且它們有「有效期」,開封太久效果會變差。我現在都買小包裝,用完再買。蛋糕妹妹說,她測試過很多牌子,找到效果最穩定、味道最不殘留的才固定使用。
- 香草精/其他風味: 香草精是畫龍點睛!強烈建議買「天然」香草精或香草莢,雖然貴一點,但香氣純正自然很多。合成香草精味道很人工,聞久會頭暈。檸檬皮屑(只要綠色部分,白色會苦)、柳橙皮屑、可可粉、抹茶粉、咖啡液、各種果醬… 變化風味的法寶就靠這些了!蛋糕妹妹最厲害的就是她自製的各種風味糖漿和果醬,讓簡單的蛋糕變得不簡單。
常見蛋糕食材選擇對照表(我的經驗談)
食材類別 | 推薦選擇 | 踩雷經驗 / 注意事項 | 哪裡買比較好 |
---|---|---|---|
麵粉 | 低筋麵粉 (做海綿、戚風必選!) | 誤用中/高筋麵粉 → 蛋糕硬得像石頭! 注意包裝標示。 | 超市烘焙區、食品材料行 |
糖 | 細砂糖 (通用)、糖粉 (裝飾用)、二砂糖/黑糖 (風味蛋糕) | 用顆粒太粗的砂糖 → 攪不融化,吃起來沙沙的。 | 超市、食品材料行 |
雞蛋 | 新鮮洗選蛋 (冷藏) | 用不新鮮蛋 → 蛋白打不起來,蛋糕塌得一塌糊塗! 注意大小規格(55-60g/顆)。 | 超市、傳統市場 |
奶油 | 無鹽奶油 (做磅蛋糕首選!) | 用錯「有鹽奶油」 → 蛋糕變鹹的! 使用前需「軟化」(非融化)。 | 超市冷藏櫃、好市多 |
植物油 | 無味植物油 (葵花油、芥花油、玄米油 – 做戚風) | 用味道重的油 (如橄欖油、花生油) → 蛋糕有怪味! | 超市 |
牛奶 | 全脂鮮奶 | 用低脂奶 → 風味較淡,濕潤度可能略差。 | 超市冷藏櫃 |
鮮奶油(裝飾用) | 動物性鮮奶油 (脂肪含量32%以上,推薦35%) | 誤買植物性鮮奶油 → 口感假、香精味重。 務必冷藏,打發器具先冰過! | 超市冷藏櫃 (常見品牌:總統牌、鐵塔牌) |
膨脹劑 | 泡打粉(Baking Powder) / 小蘇打粉(Baking Soda) (看食譜指定) | 用量過多 → 有苦澀鹼味! 注意有效期限,失效就發不起來。 | 超市調味料區、食品材料行 |
香草精 | 天然香草精 或 香草莢 (貴但值得!) | 用合成香草精 → 味道人工刺鼻,吃多膩口。 | 食品材料行、部分超市進口區、網路烘焙材料店 |
額外風味 | 新鮮檸檬/柳橙皮屑、純可可粉、純抹茶粉、即溶咖啡粉、果醬 | 檸檬皮刮到白色部分 → 蛋糕變苦! 抹茶粉品質差 → 顏色暗沉、有草腥味。 | 超市、食品材料行、茶葉專賣店(抹茶) |
(表說明:這是我自己一路摸索、繳學費換來的經驗,不是絕對真理,但對新手避開地雷很有幫助!)
(三) 做法篇:手忙腳亂中的關鍵眉角
有了好食譜、好食材,接下來就是實戰了!別以為只要照著步驟123做就會成功,過程中的小細節才是勝負關鍵。這部分真的是我的痛點,也是進步最明顯的地方(雖然現在偶爾還是會凸槌)。回想第一次做蛋糕的慘況,簡直是災難現場… 蛋糕妹妹看我手忙腳亂的樣子,忍不住笑著分享了她認為最重要的幾個基本功:
-
準備工作 (Mise en Place) 超級重要!
這法文的意思是「一切就位」。開工前,把所有材料秤量好、分裝好、該回溫的回溫、該冰的冰透。蛋從冰箱拿出來最好放室溫一小時再打(尤其是要做全蛋打發時)。無鹽奶油要提前切小塊軟化。模具抹油灑粉或鋪烘焙紙也要先弄好。相信我,當你開始攪拌麵糊才發現奶油還沒軟化,或是雞蛋忘了拿出來,那個慌亂感會讓失敗率暴增!我現在都強迫症一樣,把材料一字排開確認OK了,才開始第一步。連烤箱都先預熱好!這點蛋糕妹妹要求很嚴格。
-
攪拌的藝術:溫柔是王道!
這絕對是我摔過最多跤的地方。麵粉加入濕性材料後,切記!切記!要輕柔、快速、用「切拌」或「翻拌」的方式混合。動作要快,但下手要輕。絕對不能像揉麵團那樣用力攪拌擠壓!不然麵粉出筋了,蛋糕就會變硬、不膨鬆,吃起來像在嚼橡皮。看著好不容易打發的漂亮蛋白霜,被你幾下粗魯的攪拌就消泡成一灘水,那種心痛啊… 真的會想捶心肝!用橡皮刮刀,從盆底往上翻拌,像寫J字那樣,就對了。拌到看不到粉類就停手,別貪心覺得還有一兩粒沒拌到就繼續攪。
-
蛋白打發:決定蛋糕高度的關鍵!
要做海綿、戚風、天使蛋糕這類靠空氣撐起的蛋糕,蛋白打發是靈魂步驟。我的血淚史:
- 容器和器具必須「無油無水」! 一點點油或蛋黃混進去,蛋白就別想打發了。擦乾擦乾再擦乾!
- 加點酸性物質(白醋或檸檬汁幾滴)或糖可以幫助穩定蛋白霜。糖要分次加入,別一次倒進去。
- 打發程度要看清楚! 「濕性發泡」:提起打蛋器,蛋白霜尖端下垂;「乾性發泡/硬性發泡」:尖端挺直不下垂。大部分蛋糕(像戚風)需要打到「乾性發泡」,結構才夠穩固。打不夠會撐不住,烤時就塌;打過頭變成棉花狀,會很難拌勻,烤出來組織粗糙。這真的要多練習觀察。蛋糕妹妹教我檢查時,可以把盆倒過來(動作要快狠準!),蛋白霜不會滑落就是OK了。
-
烤箱的脾氣:摸透它!
這是另一個超級大魔王!每台烤箱的「性格」都不一樣。食譜寫的溫度和時間只是「參考」! 烤箱的實際溫度可能偏高或偏低(買個烤箱溫度計掛裡面測最準),熱點分佈也不均勻。我的建議:
- 烤模放進烤箱的位置很重要。通常放中層,避免太靠近上火或下火。
- 烤到一半時間,如果發現表面已經上色但裡面還沒熟,可以「快速」鋪上一張鋁箔紙遮擋,避免表面烤焦(動作要快,別讓烤箱降溫太多)。
- 不要一直開烤箱門!溫度驟降很容易讓蛋糕塌陷(尤其是戚風這種嬌貴的)。想知道熟沒熟,可以用竹籤插入中心,抽出來沒有沾黏麵糊就是熟了。
- 出爐後的處理也很重要! 像戚風蛋糕,一出爐就要馬上重摔一下震出熱氣,然後立刻倒扣放涼,才能保持高度不塌陷。磅蛋糕則可以在烤模裡放涼一下再脫模。這些細節食譜通常會寫,務必遵守。我的第一條成功的戚風,就是乖乖倒扣了兩小時才脫模,那個成就感啊!
蛋糕妹妹風格經典香草海綿蛋糕食譜 (6吋圓模)
(這是我綜合請教蛋糕妹妹和實驗多次後,覺得最適合新手的版本,成功率較高!)
食材:
- 低筋麵粉:85克 (過篩兩次備用)
- 細砂糖:80克 (分成兩份:蛋黃用20g + 蛋白用60g)
- 雞蛋:3顆 (大顆,室溫,蛋黃蛋白分開!蛋白盆務必無油無水)
- 牛奶:40克 (室溫或微溫)
- 植物油:30克 (我用無味芥花油)
- 天然香草精:1/2小匙 (或刮半根香草莢籽)
- 檸檬汁或白醋:1/4小匙 (加入蛋白用)
- 鹽:一小撮 (加入蛋白用)
做法:
- 預熱烤箱:設定上下火170°C(請根據自家烤箱脾氣調整,我家的要調到165°C)。模具底鋪烘焙紙,側邊抹薄薄一層油灑點粉防沾(或完全不處理,靠不沾模)。
- 蛋黃糊:蛋黃 + 20g細砂糖,用打蛋器打到顏色變淡、質地蓬鬆泛白,有點像美乃滋的稠度。加入植物油、牛奶、香草精,繼續攪勻。
- 拌入粉類:將過篩好的低筋麵粉,「分兩次」加入蛋黃糊中。用橡皮刮刀「輕柔、快速」地用切拌或翻拌的方式拌勻,直到看不見乾粉即可。千萬不要過度攪拌! 拌好放旁邊。
- 打發蛋白:蛋白盆確保無油無水無蛋黃。加入檸檬汁/白醋和一小撮鹽。用電動打蛋器(中高速)打到出現大泡泡時,加入1/3的砂糖(20g)。繼續打到泡泡變細緻,再加入1/3糖(20g)。打到出現紋路,加入最後的糖(20g)。轉中速,打到提起打蛋頭,蛋白霜尖端是「直立挺起」的小尖角(乾性發泡)。盆倒扣也不會流動!
- 混合麵糊:這是關鍵!挖約1/3打發好的蛋白霜到蛋黃糊中,用刮刀「輕柔翻拌」均勻。目的是讓兩者質地接近,之後比較好拌。然後把這個混合好的糊,倒回剩下的蛋白霜盆中。一樣用刮刀「輕柔、快速」地從底部往上翻拌均勻(像寫J字+轉盆)。動作要快,但輕柔,拌到看不見白色蛋白霜即可,寧可有一點點不均勻也不要過度攪拌!過度攪拌必定消泡!
- 入模烘烤:將麵糊從稍高處倒入模具中(可以消除大氣泡),輕震幾下模具震出大氣泡。立刻送入預熱好的烤箱中層,烤約30-35分鐘。(重要!烤到20分鐘左右觀察上色,顏色夠深了就蓋鋁箔紙)
- 出爐測試:時間到,用竹籤插入蛋糕中心,抽出來乾爽沒沾黏就熟了。若有沾黏,再烤3-5分鐘。
- 冷卻脫模:出爐後,立刻將模具從約15-20公分高處「摔」一下震出熱氣(防止回縮)。然後馬上倒扣在網架上完全放涼(至少1-2小時)。一定要完全涼透才能脫模!否則會黏到懷疑人生,蛋糕也容易變形。
(四) 總結一下我的蛋糕妹妹風格心得
烘焙這條路,真的沒有捷徑。失敗過才知道那些看起來簡單的步驟,原來藏著這麼多魔鬼細節。但只要掌握幾個核心原則:準備充分、材料挑好、動作溫柔、尊重烤箱、耐心等待冷卻,成功率會大大提高。失敗也沒什麼大不了!我現在冰箱偶爾還是會有烤壞的蛋糕(通常是急著脫模或手滑攪拌過度),拿去捏碎拌優格或做冰淇淋底,也是別有風味。蛋糕妹妹也說過,她剛開始學的時候,失敗的作品堆得像小山一樣高呢!
最重要的是享受過程。當廚房瀰漫著蛋糕的香氣,看著麵糊在烤箱裡慢慢膨脹成金黃色,那種期待感和最後出爐的滿足感,還有聽到親朋好友說「哇!這真的是你做的喔?好好吃!」的時候… 嗯,真的會上癮!那份手作的溫度和成就感,是外面買現成的蛋糕無法取代的。這也是為什麼「蛋糕妹妹」的店總是充滿人情味,因為她蛋糕裡的用心,吃的人真的感受得到。希望這篇嘮嘮叨叨的分享,能幫你也點燃對烘焙的熱情(或至少避開我踩過的雷),開始創造你自己的甜蜜魔法吧!誰知道呢?搞不好下一個街坊鄰居口中的「蛋糕妹妹」或「蛋糕哥哥」就是你!
Q&A:蛋糕妹妹風格快問快答
-
Q:為什麼我的戚風蛋糕每次烤完都塌陷縮腰?看起來好沮喪!
A: 戚風塌陷縮腰真是新手大魔王!最常見幾個原因:1) 蛋白打發不夠硬挺 (撐不住結構)、2) 蛋白霜和蛋黃糊混合時攪拌過度消泡 (關鍵中的關鍵!動作要輕快)、3) 沒震出熱氣就倒扣 (內部熱氣亂竄拉扯蛋糕體)、4) 沒完全涼透就急著脫模 (組織還沒定型)。還有一個可能:烤箱溫度偏低或時間不夠,內部沒烤熟。蛋糕妹妹特別強調,蛋白打發和翻拌手法是重中之重!
-
Q:家裡沒有低筋麵粉了,可以用中筋麵粉代替嗎?效果差在哪?
A: 緊急情況「勉強」可以。但做出來的蛋糕口感肯定不同!低筋麵粉筋度低,蛋糕體才會鬆軟綿密。用中筋麵粉,筋度較高,做出來的蛋糕口感會比較「紮實」一點、沒那麼「輕盈」,甚至可能有點韌性(像發糕?)。如果非用不可,可以試著在中筋麵粉裡「摻一點玉米澱粉」(Corn Starch,也叫粟粉)來降低筋性(比例大約是中筋麵粉:玉米澱粉 = 4:1)。但老實說,效果還是比不上真正的低筋麵粉,還是乖乖去買比較好。蛋糕妹妹對食材的堅持是出了名的,她絕對不會用中筋代替低筋。
-
Q:自己做好的鮮奶油蛋糕,怎麼保存才不容易壞?可以放多久?
A: 加了鮮奶油裝飾的蛋糕,非常嬌貴!因為鮮奶油容易變質。務必要冷藏保存(0-4°C),而且最好蓋上蛋糕盒或用保鮮膜封好,避免冰箱異味和乾掉。即使這樣,建議在「1-2天內」吃完風味最佳。過了兩天,鮮奶油可能會開始變稀、出水,口感變差,也有變質的風險。如果是沒裝飾鮮奶油的蛋糕(像海綿蛋糕體、磅蛋糕),密封好室溫可以放1-2天,冷藏可以放3-5天左右(口感會變乾一點)。要吃之前再裝飾鮮奶油最好。蛋糕妹妹的店都是當天現做鮮奶油裝飾,確保客人吃到最新鮮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