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年糕料理:經典煎煮、創意變化與儲存秘笈全攻略

鹹年糕料理:經典煎煮、創意變化與儲存秘笈全攻略 post thumbnail image

又到了年節氣氛越來越濃的時候啦!講到過年,我家餐桌絕對少不了那塊油油亮亮、鹹香迷人的「鹹年糕」!說真的,比起甜滋滋的紅豆年糕,鹹年糕料理對我們家這些「鹹口味」的人來說,吸引力更大啊!它不只是拜拜用的供品,變化起來可精彩了,煎、炒、煮、炸樣樣行,風味百變,是年菜裡頭的隱藏版主角!

但老實說吼,以前剛開始學煮菜時,我對鹹年糕料理也有點怕怕的,總覺得它硬邦邦的,該怎麼處理才好?煎了怕黏鍋,煮湯怕糊掉,炒起來又怕不入味... 後來啊,是跟我家那超會煮的婆婆偷師,加上自己這些年在廚房裡「摸爬滾打」(好啦,失敗過幾次啦),才慢慢摸出些心得。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款我家最受歡迎的鹹年糕料理,從最經典的古早味炊煮,到年輕人也愛的創意吃法都有,包你過年期間鹹年糕天天吃不膩!

對了,你知道為什麼有些鹹年糕煎起來特別香、特別「Qㄉㄟˋ」嗎?關鍵就在「前置處理」! 剛買回來或拜拜完的年糕通常都很硬,直接下鍋會很災難。我的經驗是,無論你要做哪種鹹年糕料理,最好先把它切片(厚度看你等等要怎麼煮),然後稍微蒸一下!不用蒸到全軟,稍微回軟就好(大約5-8分鐘,看厚度),這樣後續料理才會容易熟透又不會散掉,口感也更好。這招學起來,鹹年糕料理就成功一半囉!


古早味經典:香菇肉絲蝦米炊鹹年糕

這款絕對是我婆婆的拿手好戲,也是我們家除夕圍爐必備!做法其實不難,但那股融合了香菇、蝦米、肉絲的濃鬱香氣,配上吸飽湯汁、軟糯鹹香的年糕,真的是讓人一碗接一碗停不下來!(鹹年糕料理的經典代表作!)

選用食材:
  • 鹹年糕 1塊 (約600g,切片蒸軟備用)
  • 豬肉絲 150g (用點醬油、米酒、太白粉醃一下更嫩)
  • 乾香菇 5-6朵 (泡軟切絲,香菇水留著!這是精華!)
  • 蝦米 2大匙 (稍微泡軟瀝乾)
  • 蒜苗 2支 (切斜段,白色綠色分開)
  • 芹菜 1小把 (切末)
  • 油蔥酥 1大匙 (靈魂!)
  • 高湯或水 約800ml (用泡香菇的水+水或高湯)
  • 調味料:醬油 2大匙、醬油膏 1大匙、白胡椒粉 適量、鹽 少許 (視個人口味調整)
我的作法:
  1. 爆香起手式: 鍋子放點油,中火爆香「香菇絲」和「蝦米」,那個香氣出來就對了!接著把醃好的「豬肉絲」放下去炒到變色。
  2. 注入靈魂湯底: 倒入「高湯/水+香菇水」,加入「醬油」、「醬油膏」和「白胡椒粉」煮滾。嚐一下湯頭,不夠鹹再補點鹽。
  3. 年糕登場: 湯滾了之後,把「蒸軟的鹹年糕片」輕輕放進去。記得!這時火不要太大,用中小火就好(重點!),讓年糕慢慢吸收湯汁。稍微推一下就好,別大力攪拌,年糕會碎掉給你看!
  4. 香氣加乘: 煮個約5-8分鐘,年糕變軟、湯汁也稍微收濃一點點(不用收太乾喔,要帶點湯汁才好吃),這時加入「白色蒜苗段」和「油蔥酥」。
  5. 最後點綴: 差不多快好時,撒上「綠色蒜苗段」和「芹菜末」,再輕輕拌一下就可以關火了。利用餘溫把蔬菜的香氣逼出來。

這道菜的秘訣就是「耐心」! 讓年糕用小火慢慢煨煮入味。湯汁的濃稠度也要掌握好,太稀少了點風味,太稠又容易糊鍋。我記得有次心急開大火,結果年糕黏鍋底不說,有些還煮散了,整鍋變鹹年糕糊... 那次就被老公笑說是在煮「鹹粿嬰仔粥」... 失敗經驗給大家參考(苦笑)。成功的鹹年糕料理,年糕應該是完整軟Q又吸飽湯汁的!

關鍵食材 作用 婆婆小叮嚀
香菇水 天然的鮮味來源,取代味精 泡香菇前稍微沖洗灰塵就好,別搓洗,香氣才留得住!
油蔥酥 增加古早香氣與口感層次 最後才放,香氣比較不會跑掉
小火慢煨 讓年糕充分吸收湯汁又不破碎 心急吃不了好年糕!

煎得恰恰香:金黃酥脆家常煎鹹年糕

有時候懶得煮一大鍋湯湯水水,或是想快速解決一餐,「煎」絕對是鹹年糕料理最快速方便的選擇。煎到兩面金黃「恰恰」,外酥內軟,簡單沾點蒜蓉醬油膏就超好吃!這也是我家小孩最愛的點心吃法(鹹年糕料理的懶人救星!)。

這款變化超級多,可以包餡,也可以單純煎來吃。今天分享兩種我家常做的:一種是單純煎香沾醬的「基本款」,另一種是包著餡料煎的「豪華版」。

基本款煎鹹年糕 (食材 & 做法超簡單)

  • 食材: 鹹年糕切片 (厚度約0.8-1cm)、食用油少許。
  • 沾醬: 蒜末 + 醬油膏 + 一小匙糖 + 一點點開水拌勻,喜歡辣的加點辣椒。
作法:
  1. 平底鍋放「一點點」油就好,熱鍋(中火)。
  2. 把蒸軟的鹹年糕片擦乾表面水分(避免噴油),輕輕放入鍋中。火候很重要! 一開始中火讓它上色,等一面金黃定型了再翻面(別急著翻,會破相),翻面後可以轉中小火慢慢煎到裡面也熱透。
  3. 兩面都煎得金黃酥脆就可以起鍋了!直接沾蒜蓉醬油膏,簡單卻美味到不行!那個外皮的脆度和裡面軟糯的對比,想到就流口水...

豪華升級版:韭菜花豆乾包餡煎年糕

這個是我自己亂玩出來的,沒想到意外受歡迎!有點像鹹粿的變形,但口感更豐富。

食材 (餡料部分):
  • 韭菜花 1小把 (切小丁)
  • 豆乾 2-3塊 (切小丁)
  • 豬絞肉 100g (選帶點肥的比較香)
  • 蝦皮 1小匙
  • 蒜末 少許
  • 調味料:醬油 1小匙、白胡椒粉 少許、香油 幾滴
外皮:

鹹年糕切片 (厚度要厚一點,約1.5cm,中間切一刀不切斷,像個口袋)

作法:
  1. 先炒香餡料: 鍋裡放點油,爆香蒜末、蝦皮,接著下豬絞肉炒散炒香。加入豆乾丁翻炒一下,再放韭菜花丁。加入醬油、白胡椒粉調味,最後淋點香油拌勻即可起鍋放涼備用。
  2. 年糕處理: 鹹年糕切厚片,中間切一刀不要切斷,形成一個小口袋。稍微蒸軟(別蒸太久,會太軟不好操作)。
  3. 塞餡料: 把炒好放涼的餡料小心地塞進年糕口袋裡,不要塞到爆出來。
  4. 下鍋煎: 平底鍋放點油,熱鍋後轉中小火。把塞好餡料的年糕口袋輕輕放入,慢慢煎到兩面金黃酥脆,裡面的餡料也會再次加熱透。

煎的年糕料理,最大的敵人就是「黏鍋」和「煎不熟」! 我的經驗是:

  • 鍋要夠熱再放年糕(灑點水珠下去會快速滾動的程度)。
  • 年糕表面水分要擦乾。
  • 煎的時候要有耐心,等一面定型了再翻面。
  • 如果年糕比較厚,怕裡面不熟,煎到兩面金黃後,可以加「一點點」水(真的就一點點!大概1-2大匙),蓋上鍋蓋用蒸氣悶個1分鐘,這樣裡面保證熟透,外皮也不會軟掉。這個小技巧超好用!(鹹年糕料理的煎煮小秘技!)

哪種鹹年糕最適合煎? 我個人覺得油脂含量適中、質地比較紮實一點的年糕煎起來效果最好,不容易散開,也容易煎出脆皮。有些太軟、太水的年糕,煎起來就容易黏鍋或軟趴趴。


創意新吃法:鹹年糕炒泡菜豬肉

年節大魚大肉後,總想吃點開胃解膩的?這道「鹹年糕炒泡菜豬肉」絕對能滿足你!鹹年糕吸飽了泡菜的酸辣和豬肉的油脂,吃起來Q彈帶勁,風味十足,完全顛覆你對鹹年糕料理的想像!我家老公第一次吃就驚為天人,直說比炒泡麵還好吃(鹹年糕料理的時尚變身!)。

食材:
  • 鹹年糕 1塊 (約400g,切粗條或小塊,蒸軟備用)
  • 豬五花肉片 150g (或梅花肉片也可)
  • 韓式泡菜 1碗 (帶點湯汁更好,喜歡酸辣可以多放)
  • 洋蔥 半顆 (切絲)
  • 蒜末 1小匙
  • 青蔥 1支 (切段,蔥白蔥綠分開)
  • 高麗菜 適量 (切粗絲,增加口感)
  • 調味料:韓式辣椒醬 1大匙、醬油 1小匙、糖 1小匙、泡菜汁 2大匙、白芝麻 少許 (裝飾用)
  • 食用油 1大匙
我的作法:
  1. 爆香開場: 鍋燒熱放油,先爆香「蒜末」和「蔥白」。
  2. 肉片炒香: 放入「豬五花肉片」炒到變色、邊緣微焦,油脂釋出。
  3. 蔬菜入鍋: 加入「洋蔥絲」炒軟,接著放「高麗菜絲」拌炒。
  4. 靈魂調味: 這時加入「韓式辣椒醬」炒出香味,接著倒入「泡菜」(連湯汁)、「醬油」、「糖」和「泡菜汁」翻炒均勻。整個鍋子開始香氣四溢,顏色也變漂亮了!
  5. 主角下鍋: 關鍵來了!把蒸軟的「鹹年糕條/塊」丟進去!動作要快一點,用鍋鏟輕輕推炒,讓每一塊年糕都均勻裹上紅通通的醬汁。
  6. 大火收汁: 轉中大火,持續翻炒,讓湯汁稍微收乾,緊緊巴在年糕和料上。這時年糕會變得油亮誘人!注意別炒太久,醬汁太乾會容易黏鍋,年糕也可能過軟。保持那種微微濕潤的狀態最好。
  7. 最後點睛: 撒上「蔥綠」段,快速拌勻,再灑點「白芝麻」就可以起鍋啦!

這道創意鹹年糕料理的秘訣在於「年糕的切法」和「醬汁的濃稠度」!

  • 切粗條或小塊:比切片更容易裹醬,吃起來也更有口感。(鹹年糕料理的聰明切法!)
  • 醬汁要夠味但不過鹹:韓式辣椒醬和泡菜本身都有鹹度,醬油真的只要一點點提味就好。糖是平衡酸辣味的關鍵,記得放!
  • 泡菜汁是精華:絕對不要浪費!加進去風味更濃鬱。
  • 快炒保持Q度:年糕下去後動作要快,均勻裹醬後就可以準備起鍋,炒太久年糕會過軟爛,失去Q彈口感。我個人覺得帶點咬勁更好吃!
創意鹹年糕料理變化排行榜! 風味特色 難易度
1. 泡菜豬肉炒年糕 (本文款) 酸辣開胃,年糕吸飽醬汁 ★ ★ ☆ ☆ ☆ (容易)
2. 鹹年糕海鮮燉飯風 切小塊取代米粒,加入蝦仁、花枝、蛤蠣燉煮 ★ ★ ★ ☆ ☆ (中等)
3. 咖哩鹹年糕 日式或南洋咖哩塊煮年糕,濃鬱特別 ★ ☆ ☆ ☆ ☆ (超簡單)
4. 鹹年糕蔬菜烘蛋 將切丁年糕加入蛋液中煎成烘蛋 ★ ★ ☆ ☆ ☆ (容易)

鹹年糕料理儲存妙招 & 常見問題 Q&A

過年期間鹹年糕常常一大塊,就算變著花樣吃,有時還是會剩。跟大家分享我儲存鹹年糕、延長美味期的小方法:

  1. 未開封/未拜拜: 通常傳統市場或店家賣的鹹年糕,常溫放陰涼處可以儲存一陣子(看天氣,冬天較久)。但拜拜過接觸過香火,或是開封切過的,就不建議常溫放太久。
  2. 最好的儲存方法: 冰冷凍! 把鹹年糕切成你平常料理需要的大小(例如片狀、塊狀),用保鮮膜包緊,或用密封袋分裝好,丟冷凍庫。可以放好幾個月都沒問題!要料理前,不用退冰,直接拿出來蒸軟(冷凍狀態直接蒸,時間比冷藏的稍長幾分鐘即可)就可以照平常方法煮了。這樣儲存的鹹年糕料理起來口感幾乎沒差,超方便!(鹹年糕料理的保鮮關鍵!)
  3. 冷藏儲存: 切過的鹹年糕,用保鮮膜緊緊包好(避免接觸空氣乾掉或吸收冰箱味),放冷藏大概可以放5-7天。但還是建議盡快吃完,冷藏久了可能會變乾硬或表面出油。

好啦,分享完我家最得意的幾款鹹年糕料理,最後整理幾個大家常問的問題!

Q&A 時間:鹹年糕料理常見疑問解答

Q1:外面賣的鹹年糕種類好多,該怎麼選?做不同料理有差嗎?
> A:這問題問得好!我自己買的心得是:
> 看用途: 要「煎」或「包餡煎」的,選質地比較紮實、油脂適中的,比較不易散開,煎起來也香脆。要「炊煮」或「煮湯」的,選質地稍微軟Q一點的,吸飽湯汁後口感更棒。要「炒」的(像泡菜炒年糕),切條狀的話,選擇延展性好、不易斷的年糕。
> 看成分: 傳統的好鹹年糕,基本的成分就是糯米、豬油(或植物油)、鹽、醬油、香料(如五香粉)。盡量選成分簡單、標示清楚的。太白的可能新增物較多?我個人偏好顏色深一點、看起來用料實在的。
> 聞香氣: 新鮮的鹹年糕會有股淡淡的油蔥或五香粉的香氣,不會有油耗味。買之前稍微聞一下,有怪味就別買了。(挑選鹹年糕料理原料的眉角!)

Q2:家裡長輩不能吃太油,鹹年糕感覺好油,有沒有清爽一點的吃法?
> A:當然有!鹹年糕料理不一定都油膩膩:
> 清蒸/水煮: 最簡單!年糕切片蒸軟後,直接吃或沾點清爽的醬油露(例如日式鰹魚醬油加點蘿蔔泥)就很美味,能吃到最原始米香。
> 煮湯: 像前面教的「炊鹹年糕」,只要爆香時油放少一點,肉絲選瘦一點的,整體吃起來就清爽許多。湯頭也可以用蔬菜高湯(如蘿蔔、玉米)取代豬骨高湯。
> 加入大量蔬菜: 無論是炊煮還是炒,多加點高麗菜、大白菜、香菇、金針菇、紅蘿蔔絲等蔬菜進去,增加纖維量和清爽感,也能稀釋鹹年糕本身的油脂感。例如做「鹹年糕蔬菜湯」,放很多蔬菜和年糕一起煮,湯頭自然鮮甜。(清爽版鹹年糕料理提案!)

Q3:鹹年糕料理失敗最常見的原因是什麼?該怎麼避免?
> A:哈!問到痛處!我自己也踩過不少雷,總結幾個最常見的「地雷」:
> 沒蒸軟直接煮: 結果就是外皮煮爛了,裡面還是硬邦邦一顆心... 務必先蒸軟!
> 火候太大/攪拌太用力(煮湯或炊煮時): 年糕瞬間碎成一鍋糊!用中小火慢煨,輕輕推就好。
> 煎的時候黏鍋: 鍋不夠熱、年糕表面太濕、油太少都可能會。鍋熱、擦乾、油適量、耐心等定型再翻面是關鍵。
> 炒的時候醬汁收太乾或年糕黏鍋: 醬汁本身要有點濕潤度(像泡菜炒年糕的醬汁),年糕下鍋後動作要快,大火快炒均勻裹醬就起鍋,別戀戰!鍋子選不沾鍋會輕鬆很多。
> 年糕本身品質不好: 太軟爛或新增物過多的年糕,怎麼煮都容易失敗。慎選品質好的年糕是根本!(鹹年糕料理避免失敗的重點筆記!)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